疱疹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疱疹性咽峡炎大爆发防治应该这么做 [复制链接]

1#

目前已进入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高发季节。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童常见传染病之一,且较易引发聚集性流行。

继前段时间热议的手足口病后,疱疹性咽峡炎迎来新一轮的刷屏。近期部分地区幼儿园小朋友出现感染疱疹性咽峡炎的情况,严重的甚至停课。不少媒体发出报道,提醒医生和家长注意。

面对来势汹汹的疱疹性咽峡炎,有哪些知识是我们应该知道呢?

一、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

(来源:腾讯视频中国社区医师杂志)

典型表现:急性发热、咽部疱疹

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肠道病*引起。特征为突起发热和咽喉痛,起病2-3天内口腔黏膜出现灰白色疱疹,周围绕以红晕,多见于扁桃体前部,但也可位于软腭、扁桃体、腭垂、舌部等。在发病后的24小时内,水疱破溃变为浅溃疡,多在1-5天内愈合。大多数为轻型病例,有自限性(1-2周)。

二、疱疹性咽峡炎的识别

疱疹性咽峡炎多见于3-10岁的儿童,好发于夏秋季,潜伏期3-10天。

本病多以突发高热开始,24-48小时可达高峰,升至39-41℃,伴头痛、咽部不适、肌痛等,婴幼儿常有呕吐、拒食,甚至发生高热惊厥;年长儿童及成人常见严重的咽痛、吞咽困难、四肢肌痛、厌食乏力等。

咽部出现灰色小丘疹后,24小时内发展为水疱和溃疡,其周围绕以1-5mm的红晕为特征性的病变。皮损常见于扁桃体前柱、软腭区缘和腭垂。

三、与手足口病的鉴别

病原体

疱疹性咽峡炎:可以由肠道病*引起,也可以由非肠道病*感染所致。以柯萨奇A组病*(1~6、8、10、22)、疱疹病*、EB病*较多见,偶尔也由其他肠道病*感染引起。

手足口病:由肠道病*引起,大概有20多种,但最出名的是柯萨奇病*A16型(CoxA16)和肠道病*71型(EV71)。重症手足口病多由EV71感染引起。

诊断

疱疹性咽峡炎:仅于口腔咽腭部位、腭垂的黏膜上或口腔其他部位出现疱疹。

手足口病:手、足、臀、膝关节、肘关节等部位出现斑丘疹、疱疹。部分手足口病患儿口腔未见疱疹,但也可以先于口腔部位出现疱疹,之后再出现手、足、臀、膝关节、肘关节等部位的皮疹。

四、与普通感冒的鉴别

由于疱疹性咽峡炎初期症状与普通感冒区别不大,因此很容易被误认为感冒。

普通感冒

多由呼吸道病*引起,表现为中低热、流鼻涕、鼻塞、咳嗽、疲倦、食欲减退。

疱疹性咽峡炎

由柯萨奇A组病*(1~6、8、10、22)和其他肠道病*、疱疹病*或EB病*引起。有一定的传染性。症状多表现为突然高热,可伴严重咽痛、吞咽困难、唾液分泌增多、食欲减退、乏力等。口腔内的疱疹是最重要的鉴别点。

注意:

一旦发现孩子患病,要及时带孩子就诊。还要注意和其他孩子保持隔离,避免疾病进一步传播。

JUC可治疗和预防疱疹性咽峡炎!

JUC怎样治疗疱疹性咽峡炎?

一喷第一步:手持JUC对准创面,距离15cm均匀喷洒创面及感染面。(所喷次数由创面大小及感染程度决定)二去第二步:用消*后的镊子和棉棒彻底去掉口腔内的死皮、脓痂、血痂、坏死组织、异物。三喷第三步:彻底清创完毕后手持JUC距离创面15cm均匀喷洒一遍。四重复第四步:根据创面感染程度,每间隔6~15小时重复以上步骤。

JUC怎样预防疱疹性咽峡炎?

?疱疹性咽峡炎流行期间不宜带孩子到人群聚集、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,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,居室要经常通风,勤晒衣被。如果必须要出门,请带上JUC!

?饭前便后、外出后都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孩子洗净双手,并喷洒JUC(使用方法:手持JUC对准手心手背,距离15cm均匀喷洒双手)。不要让孩子喝生水、吃生冷食物,避免接触其他已经患了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。

?孩子出现疱疹性咽峡炎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。在家里治疗的孩子,应注意不要接触其他孩子。爸爸妈妈要用JUC喷洒孩子的衣物玩具进行消*,对孩子的粪便及时进行消*处理;如果孩子症状较轻,可以居家治疗、休息,以减少疱疹性咽峡炎的交叉感染。

?因疱疹性咽峡炎住院治疗的孩子,出院后依然为带菌者,具有传染性,所以至少要在家隔离三周,这样既可以避免传染其他人,也能防止自己被新病*感染。

?有效的消*措施有助于预防疱疹性咽峡炎。家庭适用的消*方法有:食具等如果是耐高温的材料,可以煮沸20分钟;玩具、衣物等全部用JUC喷过;污染严重(如被患儿粪便污染)的衣物或床上用品清洗后可用喷上JUC,还要用喷上JUC毛巾的擦拭桌面、门把手等。

如果孩子要去学校,建议在上学出门前,衣物、文具用品特别是双手要喷上JUC,避免感染。

联系我们

-公司名称:广西康睿立上商贸有限公司
分享 转发
TOP
2#
白癜风可以治疗吗 http://m.39.net/baidianfeng/qzzt/bdfnzhm/

随着夏季来临,患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明显增多。疱疹性咽峡炎多由肠道柯萨奇A组病*引起,是以急性发热、咽峡部疱疹溃疡、咽痛、流涎、厌食为特征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病*性咽炎,好发于6个月至5岁的儿童。

疱疹性咽峡炎具有较强传染性,要注意采取隔离措施,对于发热患儿要首先采取物理降温,当体温超过39℃时,要服用退烧药。该病由病*所致,服用抗生素无效!

目前西医在治疗疱疹性咽峡炎以抗病*治疗为主,但无特效药物,存在*副作用,不建议儿童使用。大量临床数据证明中药在提高疗效、缩短病程、减少不良反应方面更具优势。

山东中医药大学筛选近30年CNKI数据库中药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方剂,建立数据库,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,挖掘其组方用药规律。研究结果发表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《西部中医药》年第30卷第8期。临床研究如下:

治疗本病组方应以*芩为中心,以清上焦火热,由其擅清肺热,对肺热咳嗽、咽痛、火*痈肿等热证治疗效果显著。

石药*芩胶囊以*芩为单一成份,纯中药抗生素,全国独家产品。具有抗菌消炎、抗病*、安全性高、无耐药性等特点,在全国多家等级医疗机构多科室使用,临床应用广泛。

处方信息

*芩胶囊

*芩

本品为硬胶囊剂,内容物为*棕色颗粒;味苦、涩。

消炎、解*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,细菌性痢疾等。

每粒0.35克

口服。一次1-2粒,一日3-4次。

产品特点

1、抗菌谱广,对呼吸道消化道多种疾病的常见致病菌有抑制作用。

2、与β-内酰胺类抗生素协同抗菌,可减轻细菌耐药性。

3、抗病*强,显著抑制流感病*、腺病*、呼吸道合胞病*。

4、双效抗炎,减少前列腺素物质和白三烯炎症因子的生成。

5、单方纯中药制剂,机理明确,安全性高,无不良反应。

6、适用科室广泛,呼吸内科、消化内科、妇产科、口腔科、皮肤科等多科室用药。

识别图中
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